招商引資:經濟快速發展新“引擎”————市第三次黨代會以來成就回眸之三
9月的婁底,秋意漸濃,激情正酣。走進婁底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內,隨處可見高聳的塔吊,忙碌的大貨車,一派大建設、大發展的繁榮景象呈現在人們面前。
汽車板電工鋼、三一重工、電動汽車、雪花啤酒、東皇影視、國產實業……一個個大項目就好比一根根樁,深深地扎進了婁底大地,為我市轉型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近年來,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,招商引資取得了豐碩成果。自市第三次黨代會以來,我市累計實際利用外資6.82億美元,內聯引資390.68億元,其中2010年實際利用外資1.62億美元,增幅排全省第二位,內聯引資110.4億元,引進了一大批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,有力推動了全市產業結構調整,培育了新興產業,壯大了產業集群。全市大力促進外貿,“十一五”期間進出口總額達46.1億美元,其中2010年達14.4億美元,總額排全省第四位,增幅排全省第二位。全市有效深化合作,5年間新簽合同額4100萬美元,外派勞務人員3175人,新增境外投資企業13家,優勢企業逐漸走出國門,充分利用“兩個市場、兩種資源”實現自身發展,帶動勞務輸出。今年以來,我市組團參加了湘蘇、湘浙經濟合作活動并成功簽約2個項目、引進資金2.8億元,邀請考察團55批、288人次來婁考察洽談,汽車板電工鋼、電動汽車、雪花啤酒等主題工業園正加速形成。我市招商引資工作呈現出從未有過的聲勢和力度,實現了質和量的雙重飛躍。 事實證明,招商引資儼然已成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最直接的推動力。
圍繞擴大開放,全面促進“三外聯動”、“三車并驅”,全力推進開放型經濟發展目標的提出與實施,為婁底經濟再次騰飛注入了生機與活力。筑巢引鳳,“鳳”的多少,往往取決于“巢”的優劣。只有讓軟環境“硬”起來,才能真正形成招商引資的“集聚效應”。
觀念一新,萬兩黃金。婁底這方熱土,不僅吸引了三一集團、海螺集團等一批大企業的投資,招來了留美回國的博士后和清華大學的博士,開發了國內尖端的化工產品,拉長了漣鋼的生產鏈,還引來了遠在大洋彼岸的客人,一大批臺灣、香港的企業集團紛紛把巨資投向婁底。招商活動好戲連臺。市第三次黨代會以來,由市委書記林武,原市委副書記、市長張碩輔等市領導帶隊,我市先后組團參加了第四屆“中博會”、“港澳洽談周”、“湘商大會”,成功舉辦了第三屆“青春婁底·湘中之光”經貿洽談會。承辦了“湖南省第一屆(第二屆)農業機械、礦山機械、電子陶瓷博覽會”等大型招商引資活動。在“港澳洽談周”期間,我市一周之內分別在深圳、廣州舉辦了兩場招商活動,引資73億元人民幣,6.28億美元,外資引進額排全省第三位。我市與華菱安賽樂米塔爾簽訂的130億元汽車板電工鋼項目,創下我市單個項目引進資金之最。第三屆“青春婁底·湘中之光”經貿洽談會上,共簽訂金融戰略合作項目1個,授信總額120億元;外資項目8個,投資總額5.8億美元;內資項目63個,投資總額77.45億元。
在“引進來”的同時,婁底堅定地邁出了“走出去”的步伐。婁底企業如何突圍,觀念一變天地寬,思路決定出路。市委、政府搶抓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契機,市領導親自帶領企業赴東盟考察,在國外組建商會,組織企業開展境外投資學習培訓,召開“2011走進東盟——婁底先鋒企業座談會”,堅定企業“走出去”尋求發展的信心。繼去年婁底德勝能源設備發展有限公司在瑞典設立“綠色能源有限公司”成為我國首個進駐國際新能源及環保技術市場的企業后,婁底目前有15家企業走出國門,先后在東盟、歐盟等國家投資辦企業,尋求新的發展,總投資3340.78萬美元。“走出去”還得引進來。世界商貿零售巨頭沃爾瑪在婁底設有2家分店,三一重工、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、華潤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來婁投資,僅今年1至7月,全市新增外商投資企業就有6家,投資總額達16095萬美元,外商投資婁底初顯“洼地”效應。截至8月底,全市進出口總額 142360萬美元,1-7月機電和高新技術引進就達17520萬美元,占進口總額的12.3%,創歷史之最,進出口總額躋身全省第一方陣。
開放型經濟的日新月異,促進了婁底經濟的快速發展,全市初步形成了以產業招商、園區為載體的開放型平臺,用優勢產業招商,投資項目實行全程代理,沿海產業轉移紛紛看好婁底,興昂、榮誠鞋業先后落戶雙峰,“三一”鳳還巢在婁底建立液壓油缸、新材料兩個基地,安賽樂·米塔爾汽車電工鋼板扎根婁底經濟開發區。婁底正以開放的步伐穩健走向國際國內大市場,開放型經濟正成為婁底經濟快速發展的新“引擎”。
- 上一篇:婁底市世博會招商引資簽約項目籌備工作進入最后階段 2010/11/9
- 下一篇:婁底市城投集團婁星北路綜合樓主樓整體成功招租 2016/3/11